口碑舆情监测:中信银行“配合大客户”很荒唐
2020-05-08 16:44:05 点击次数:
据所能网络口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近日,知名脱口秀演员池子公开炮轰中信银行,称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擅自调取自己的个人账户交易信息,引发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中信银行方面回应称:“我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随后,银行对池子道歉,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这样如此影响口碑的方式,无疑就是自毁企业品牌形象。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删除
中信银行为什么会犯下这种错误?这是公众的普遍关切所在。从所能网络口碑舆情监测系统分析到,根据中信银行的说法,是个别员工的违规操作。但是据池子方面透露,中信银行曾回应称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这两个答案,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无心之失,没有主观意图,可能是规范问题;后者是有意为之,存在讨好客户或者利益交换等意图,是知法犯法的问题。因此,是否存在“配合大客户”一事,是关系到事件性质的关键环节,由不得银行自查自纠,需要独立第三方的介入。
假如“配合大客户”为真,一句道歉解决不了问题。中信银行虹口支行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不是简单的违规操作,而是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甚至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要依法从重处罚。银行作出的内部撤职,代替不了司法层面的处理。也只让相关违法人员付出应有代价,才能迫使银行在行动上“举一反三”,真正把客户隐私当一回事。
整个事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池子的遭遇可能不是个例,而跟每个人都有关系。正如有人质疑,如果存在“配合大客户”这一说法,是不是每个人的信息都在走钢丝?如果银行能轻易屈服于“大客户”,会不会有更多人以更多理由绕开正当程序,拿到他们想要的?近年来,银监会屡次强调严禁“违法违规查询、获取、使用、泄露、出售客户信息或商业秘密”“违规披露或泄露相关信息,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声誉风险等”,针对的就是这种现象。
在本事件中,中信银行作为一家重要金融机构,起到了坏的带头作用。所能网络口碑舆情监测系统认为,抓住这个契机,银监会和相关部门不妨查一查,是不是存在“配合大客户”这种潜规则?这究竟是个例还是常态?如此,方能给公众一个合理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