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控系统:高校揽才要“来之安之”
2020-05-12 17:01:45    点击次数:

据所能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显示,青年博士刘某被某高校提出的优厚待遇吸引,入职后发现约定好的人才公寓说没就没,过渡房不再提供,连科研奖金也被克扣,无奈之下提出辞职,反被该校索要138万元赔偿款。在高校纷纷尽力吸纳人才时,为何个别高校做不到“来之安之”?

舆情监控系统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删除

舆情监控系统热议:作为用人单位,契约精神不可或缺。据刘某介绍,入职前学校答应分配人才公寓。然而,一期公寓“刚刚被分完”,二期公寓“需要按照工作年限分配”,还没等到三期公寓的下文,教师们暂住的过渡房又被学校收回。
该校人事处解释称学校扩招了,不能把学生赶出去。言下之意便是,扩招天经地义,无需事先考虑宿舍够不够,一旦不够,把青年教师赶出去就行。至于招聘时约定的提供住房义务,在该校看来,用一句“学校没有办法”就可以轻描淡写地推脱。
舆情分析:事实上,校方很可能是对法律一知半解。一方面是不懂法。刘某等教师因为不公正待遇提出辞职,该校要求刘某缴纳138万元的违约金,包括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团队建设费等费用。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没有其他约定时,打着服务期的幌子讨要与培训无关的安家费等款项,吃相未免有些难看。
一些年轻教师与高校发生聘用纠纷,不时被指挑剔条件,不安心做好自己。舆情监控系统认为,在本起案例中,我们看到的问题是:个别高校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招揽人才。只关心人才引进数量,争取眼前利益比如在学科排名上更进一步,“来之”后如何“安之”的问题自然不在考虑之列,等到丧失了信任,才想起用职称绑定人才。因此,做不到“既来之则安之”,根本原因在于个别高校没有形成对人才的尊重,也缺乏对学术、对高校自身的敬畏。
事实上,各种评定之所以看重人才数量,真正在意的是人才能够创造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下,更是为长远计。理解这一点之后,以合理的工资待遇、清朗的学术氛围、公正的晋升渠道,换来人才在高校中认真教学、潜心科研、做出成果,高校才能进入人才愿意来、留得下的良性循环。
 

微信扫一扫添加专属客服